阿育吠陀
Ayurveda阿育吠陀是印度最古老的生命科學,Ayur的意思是「生命」,Veda是「知識」,阿育吠陀生命科學認為,健康是身心靈三者之間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才是真正的健康。

人體是一個小宇宙,人體的內部結構和運行原理和宇宙是一樣的。人體全身遍布了穴位,天體中也布滿了星星;大宇宙的運行會直接影響到人體經絡的運行,例如:一年有365天,人有365個穴位;十二個時辰,有各自對應的器官、臟腑;天體有日夜之分,而人有陰陽之別;我們的季節分四季,人體前後左右分成四個面向;大宇宙有經緯系統,而人體有經絡系統…人體就是這樣對應宇宙的有機體,更是自然界的縮影,地球上所有物質與生物是五大元素的組合,在人體內也不例外,可以分為五大元素。
第一大元素:空,也就是空間SPACE。人體內有很多空間,都屬於「空元素」,比如說口腔、胸腔、呼吸道、腸胃道…等等。
第二大元素:風,是宇宙的運行的元素,代表著活動、運行…等,在身體裡的表現就像是心臟的跳動,腸道的蠕動、肌肉的收縮、肺部的擴張與收縮…等。體內的風元素,掌管著中樞神經系統全部的活動。
第三大元素:火,太陽系的光源來自於太陽,在體內代表著我們的新陳代謝、消化能力。
第四大元素:水,是體內液體的元素,代表著我們的血液、唾液、消化液、分泌物…等。
第五大元素:土,在身體裡所有固體都是土元素,骨骼、指甲、頭髮、皮膚等。

能量與振動頻率
宇宙萬物皆為頻率,不同的頻率造就不同的物質、情緒,文字也是,念頭更是能量的顯現,要讓身體充滿能量的唯一方法,就是回到自己的身上,從信任自己、愛自己開始。言語是可以直接深入人心的能量傳遞方式,想想看,當你真心被讚美時,是不是嘴角會揚起,更會有喜上眉梢的感受?當接受到負面的評論時,是不是會有傷心難受的感覺?這些都是能量的顯現。
愛的振動頻率 136.1赫茲
有地球才有人,人必須和這個地球有緊密的連結,才能夠穩定且和諧的生存。這兩者之間的連結就是愛,地球的振動頻率就是愛,也是來提升與優化地球上所有的生物與人類。

古印度的瑜伽師與靈修者在冥想中發現,OM是人跟這個宇宙產生共振、和諧的一個梵音,OM是宇宙第一個出現的聲音 ,在古印度被稱為「宇宙之音」、「永恆之音」,透過這個音頻的振動頻率,更是可以讓身體與心靈和諧合一。
人活在地球上若感到有穩定的安全感跟歸屬感,就能夠充分的成長,發展出好的人格特性。地球和太陽、宇宙有和諧與規律的共振,因此產生穩定的能量,而人活在這天地之間,想擁有這樣的能量就要從平衡人體七大脈輪開始。
探索人體的七大脈輪
關於脈輪,在古印度的傳統醫學VEDA「吠陀經」裡面就已經有詳細的記載。每一個脈輪都透過神經、內分泌、經絡系統等等,儲存著對應的器官、腺體跟組織。而現代醫學也發現,這幾個脈輪的所在處都是對應在我們脊椎上主要的神經叢,控制著身體主要的樞紐,像是頂輪、眉心輪對應整個大腦區域,喉輪對應甲狀腺、頸椎神經叢,心輪對應著胸線與臂神經叢,太陽神經叢輪對應腸道系統與腰椎神經叢,生殖輪則是對應薦椎神經叢,海底輪則是對應尾骨神經叢。
脈輪的梵文是Chakra,是轉動輪子的意思,連結著天與地,也是進入心靈的通道。七個脈輪會因為振動頻率的不同,所顯現出來的顏色也不同:
1紅色-海底輪
2橙色-生殖輪
3黃色-太陽神經叢輪
4綠色-心輪
5藍色-喉輪
6靛色-眉心輪
7紫色-頂輪
